日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在北京举行的由全国工商联主办“回望中国民企发展40年”为主题的“德胜门大讲堂”上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其发展成就令人钦佩。
“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以自己的企业家精神,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个机会,推动了自己企业的发展,也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谈到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时,林毅夫如此感叹道。
的确,在这四十年的发展史中,中国民营经济的确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
无疑,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顶层的地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跟随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现今正身处时代潮流的万千当代企业家来说,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了这批当时还是志在有为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大量的机遇,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让中国民营企业家得到了切实帮助。
近年来,中国经济及企业的核心正在不断向技术层面靠拢,旨在打破西方垄断。同时也在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创建民族品牌,并希望借助历史机遇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而诺言文化正是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孕育而生的“铺路石”,同时也是也是广大非公企业家的“辅助者”。
可以说,中国没有哪一个时间点比当下更需要思想。思想的突破,肩负着国家突破和文明突破的使命。但思想者走得太急、太快不行,因为他要等他的听众。思想者也不能闲置,更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过幸运的是,思想可以碰撞。
从2011年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到2014年“北京APEC工商界领导人峰会”;从2017年6月的“香港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到“问道‘一带一路’新形式下的企业共建新生态论坛”;再加上连续数年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参加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及“中国绿公司年会”,近年来,在这些国家重大论坛、峰会上都能看到诺言文化的身影。旨在为企业构筑沟通桥梁,搭建交流平台。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左)、中国绿公司年会(右)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的光辉岁月。在这40年的历史中,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全球,累累硕果举世瞩目。而在这当中,中国非公企业的成长与蜕变历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40年来,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历经不断发展后,如今已经同国有企业一同携手共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得不说,这正是中国经济丰台奇迹的一个缩影。”诺言文化创始人吴汉说,“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非公经济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家再思想、理念、意识上的碰撞、蜕变与升华。因此,要想在新时代下真正帮助非公企业打造民族品牌,成为‘品牌定制专家’,就必须洞悉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充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为非公企业构建能够激发创新思维,迸发思想产能的高端、顶级平台,让他们在汲取智慧、开拓思维的同时也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没错,人类文明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脑洞大开”的思想,就好像一千年前人不会想到今天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快门键”就能将眼前的一切景象永远留住一样。而这也正式诺言文化自成立之后所承载的重要使命,为广大非公企业的美好明天架桥铺路,谱绘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