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诺言 新闻中心 品牌项目 战略合作 金牌推荐 领袖年会 加入诺言
美又出“幺蛾子”!格力被罚5.8亿元,理由真“可笑”
时间:2021-11-02 作者:小诺

5.8亿元,又一家巨头被罚,美国再次下狠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也是越做越大,不断挤入世界500强,在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在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入围企业数量比美国多了21家。中国企业不只是在规模上越来越大,而且实力也很强劲,特别是科技领域,诞生了像华为、大疆等企业,让美国感到了压力。


眼看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美国企业又无力阻挡,于是就动用行政手段,来打压封锁。中兴被搞得元气大伤,花了几年时间才恢复。华为手机更是惨不忍睹,由于没有芯片用,销量已经跌出全球前十。



格力被美罚5.8亿,理由真“可笑”


就在近日,格力电器被美国开出5.8亿巨额罚单,理由是相当“可笑”了。


根据10月底传来的消息显示,格力因向美出口了低质除湿机,这些除湿机存在质量缺陷,可能因此引起火灾等事故,对此,格力被罚9100万美元,相当于5.8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格力除湿机产品存在问题,然后遭遇罚款。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合情合理,进行相应的赔偿也是应该的。可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情况到底如何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是发生在2012年,彼时格力集团收到相应投诉,投诉内容显示向北美出口的除湿机产品有质量缺陷。



格力很快就将产品给召回,并且在2013年对此事进行了申报。但因为没有及时申报,格力需支付1545万美元的赔偿。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可没想到2017年对方重提此事,又要求格力赔偿7575万美元,两次赔偿总计9100万美元。


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就此结束的时候,2021年10月29日,这件事情又有了最新进展。对方表示格力集团同意接受9100万美元的罚款。


对方站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罚款格力,是有一定的依据,可是时隔8年,对方再提此事恐怕就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那么简单了。


毕竟格力涉及的赔偿金额已经全部计提,从第一次达成民事和解支付1545万美元时,本应该将事件彻底,但对方不依不饶,又要从格力身上“薅羊毛”,再用同样的理由就显得很“可笑”了。





众多企业遭美打压



这样的事情并不止发生一次,早在20年前,我国电视巨头长虹找到美国APEX科技公司合作,试图打开美国市场。但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一直拖欠货款,却一直让长虹发货,最终只付了5.53亿元,赖账36.81亿元,让长虹产生了巨大的亏损,损失惨重。毫无疑问,长虹是被无良的美国企业给“坑”了,这一次的格力也是如此。


中国企业想进入美国市场非常不容易,一心想办法打压,遏制发展。另一个家电巨头海尔,进入到美国市场,想收购企业被否决,还被增加税收,美国想尽办法来为难中国企业的发展。


与之相反,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却如火如荼。在华为手机陷入困境后,苹果发展却越来越好,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营收暴涨83%,业绩非常亮眼。



会对格力造成哪些影响?


格力接受罚款,也是有点被迫无奈。从去年开始,格力电器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增长越来越困难,好像在被消费者抛弃。市值蒸发了2000亿,就连空调老大的位置都被抢了。


进入到2021年,格力的日子依旧不太好过,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了16.5%,利润同比下降了15.66%,营收和利润双降,真的有点不妙了。身处这样的环境,格力也是想息事宁人,毕竟对于一年200多亿利润的格力来说,这点钱还是出得起。


另外,如果不交罚款,美国肯定会揪着不放,那必定会影响到格力在海外的声誉。格力在海外市场本来就发展不顺利,营收只占12%。如果为了这点罚款,而让自己的口碑受到影响,那么在海外市场肯定更难发展。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的格力是真的很不容易。格力的产品质量是有口皆碑的,美国也没拿出具体的投诉案例,但仍然开出巨额罚单,无疑就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打压。


其实,对于美国这种打压行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一直说华为手机有安全风险,但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但仍然没有阻挡美国封杀的步伐。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要多掌握核心技术,只要不被卡脖子,就不担心这些问题,就有实力,有更多的勇气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