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让生活重新复苏起来
疫情三年,对白酒的消费打击很大,虽然白酒龙头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之前也导致了库存较多,现在疫情远去,经济复苏,白酒的消费也自然就复苏了。
京东超市发布《2023春节酒类消费报告》显示,农历小年以来,京东小时购平台白酒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酒类电商平台1919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白酒销量同比上涨 36.01%。但反过来看,爆发式增长得来的市场份额是否稳固,还有待时间检验。
这个信号也显示出,2023年疫后春节期间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向好,宴席商务等市场需求回补,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会继续加温。
洋河股份同样尚未公布2022年的业绩,其2021年全年营收253.5亿元,去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64.8亿元,同比增长25.8%。综合近半年来24家券商的业绩预测,其2022年全年营收将在300亿元出头,如果实现意味着洋河股份连续两年营收增长超过20%,继续保持行业第三的位置。
在嘉实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看来,白酒作为可选消费品是与宏观经济连带性非常高的品类。宏观经济开始复苏,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提升,这些力量都会传导到白酒上,白酒行业景气度在 2023 年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2023年或将成为2019年的重演
中国白酒二十年来,共历四轮白酒周期,根据申万白酒行业指数,中国白酒共经历4轮完整周期,分别为 2004-2007 年,2009-2012 年,2015-2018 年,2019-2022年,行业普遍认为,通常每轮白酒周期历时 4 年。每轮白酒牛市的开启都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
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白酒需求提升,消费升级推动白酒行业新一轮行情,主流的白酒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中迎来双升。
今年白酒消费场景复苏,各家酒企都瞄准新目标准备大干一场,期待着新一年行情能继续乘势上扬。
回溯历史对比来看,2019 年流动性宽松、外资大幅流入,而2023 年经济修复与库存去化共振,2023 年春节各地消费复苏态势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过去被压制的场景需求快速回补。各行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投身其中“大干一场”。
在龙头酒企分走行业半数利润的同时,年营收百亿以下酒企的阵营却更加拥挤:一批几年前营收还在九位数的白酒企业,纷纷猛进到40亿+、50亿+甚至更高营收量级,这些“爆发型选手”将白酒行业二十强的年营收门槛推高到了40亿元。受其影响,一些更早发力的酒企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
自2022年11月,白酒板块开始从底部爬升,这一轮反弹行情持续到了今年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到达阶段高潮。期间某高端白酒反弹达45%;而次高端名酒弹性空间更大,反弹幅度达到50%-70%;而走亲民路线的地方区域白酒品牌反弹幅度也均在40%左右。
大部分白酒企业去年营收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涨幅较高的超过30%。
次高端保持较高增速
自去年10月急速下跌的白酒板块,不经意间,在近三个半月里已经整体反弹超40%。行业普遍认为,开年的白酒消费行情不只是反弹行情,而是反转行情。具有持续性及向上的弹性空间。这其中,最被看好的就是次高端白酒。
2021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后,贵州茅台去年进一步保持了领先地位——预计年营收1272亿元,同比增长16.2%,预计归股东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9.3%。算下来贵州茅台去年每天要赚1.71亿元。
这当中,茅台酒年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系列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年收入超过150亿元。
中长期来看,白酒依然是一个散发活力的投资方向。
高端与次高端白酒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主要基于:
1)经济韧性、大众消费崛起奠定基础,居民追求品质消费升级趋势强化。
2)高端白酒具备引领作用,强社交属性,价格和需求都较为坚挺,对次高端升级扩容形成拉力。
3)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酒企的全国化发展的趋势仍将延续。
文章来源:龙哥实战